幼小銜接孩子的思維能力培養很重要
作為家長的你,有沒有注意到孩子一上中班氛圍就不一樣了?
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上中大班,一直覺得寶寶小,放放風也沒什么。然而一到中班和大班,父母就坐不住了,都在找上小學?,F在看來,他們不學習什么也做不了。

擔心孩子上小學跟不上怎么辦?所以,著急給孩子報培訓班,想著早點準備。
其實家長更應該注重的是幼小銜接培養孩子思維能力的準備,而不是提前學習知識。
一個朋友說,孩子在3~6歲的學前階段,家長關注寶寶的思維能力真的差很多。
思維好的孩子往往思維敏捷,反應迅速。上了小學以后優勢更明顯,學什么都快,很容易趕上別人。

優秀的思維能力是孩子未來學習的核心引擎。所以,要想讓寶寶更容易上小學,首先要打好思維基礎。
如何培養寶寶的思維能力?
學前數學思維啟蒙要遵循的三個原則——“童心”、“游戲”和“生活”——已經被中國學前教育界沿用了幾十年。
關于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,有兩點建議給大家:

1、不要只關注結果,思考過程更重要。
數據發現,很多幼兒園的孩子10以內加減法背得很熟練。
比如問他10-4=?脫口而出6。但是你問,10個街區,4個街區,還剩幾個街區,孩子不知道。
這只是數學知識的機械記憶,背一個答案,孩子不懂計算的方法,也沒有思考的過程。
但其實思考的過程與其說是記住多少知識,不如說是關注答案對不對,才是“提高智商”的關鍵。

2.成年后不要教書,要尊重認知規律。
很多家長,為了教孩子一些數學概念,不停地問“5-3”是什么,不讓孩子掰手指。
孩子無法理解,父母痛苦。這是一個典型的錯誤——使用成人學習方法。

也有一些家長認為“最好是贏在起跑線上,多學點東西”,盲目的把孩子報班刷題,灌輸一些“超一流”的知識,適得其反。
對于,孩子而言,在什么年齡段做什么樣的事情才是上策。兒童的思維發展必須尊重兒童認知發展的規律。